欧罗巴足球比分查询|女排世界联赛2022赛程表|中国足球现状|nba总决赛最大分差|北京国安赛程

長沙新華聯銅官窯古鎮:賡續中華文脈,堅持文旅融合,打造幸福產業,服務美好生活

2024-07-11

6月12日,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確定22家旅游度假區為新一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長沙銅官窯文化旅游度假區光榮上榜。作為新華聯文旅的核心資產之一,長沙銅官窯古鎮(銅官窯國風樂園)品牌再度升級,成為全國旅游休閑度假產業的一張金字招牌。

長沙新華聯銅官窯古鎮

賡續中華文脈  堅持文旅融合

打造幸福產業  服務美好生活

——寫在長沙銅官窯獲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之際

文/朱君良  孫婉瑩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著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加快建設旅游強國,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旅游發展步入快車道,形成了全球最大國內旅游市場,成為國際旅游最大客源國和主要目的地,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成功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中國旅游發展之路。

新華聯文化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的發展理念,累計投資近300億元,匠心打造了長沙銅官窯古鎮、蕪湖鳩茲古鎮、西寧童夢樂園等大型文旅景區以及系列博物館、文化演藝、娛樂體驗、高端酒店、民宿客棧、海洋館、旅行社、商街等文旅產品與業態,是國內目前為數不多的全產業鏈文旅企業和產業型文旅上市公司,成為世界旅游聯盟核心發起理事成員單位和中國旅游協會理事單位。

長沙銅官窯古鎮是新華聯向文旅轉型后落子的首個大型文旅項目,占地面積約3000畝,以陶瓷文化為核心,以絲路文化、湖湘文化、漢唐文化為載體,匠心打造的宜居宜游宜業的綜合型旅游目的地,成為長沙市網紅景點、長沙市夜游新地標和湖南省熱門打卡景區。

一、文化溯源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中談到:“古絲綢之路打開了各國友好交往的新窗口,書寫了人類發展進步的新篇章。中國陜西歷史博物館珍藏的千年鎏金銅蠶、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千年沉船黑石號等,無不見證了這段歷史。”

習近平談到的“黑石號”是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海域打撈的一艘沉船,船上出水的67000件瓷器中,有56500件來自長沙銅官窯。據大量史料考證,長沙銅官窯肇始于初唐,中唐盛行,晚唐鼎盛。銅官窯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為中國古代釉下多彩瓷的發源地,產品遠銷亞、非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以及唐五代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量級使者,在世界陶瓷史與貿易史上具有重大影響,體現了大唐文化自信開放的恢宏氣度,以及經世致用、兼容并蓄、敢為人先的燦爛湖湘文明。

1956年,湖南省文管會在文物普查中發現了長沙銅官窯遺址。1988年,該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獲國家文物局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被正式授予“長沙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24年,該遺址公園和新華聯銅官窯古鎮作為長沙銅官窯文化旅游度假區的重要組團,晉級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二、文旅初心

2012年6月5日,長沙窯遺址公園開園,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新華聯文旅創始人傅軍作為湖南籍知名企業家應地方政府邀請,出席開園儀式。面對這個從唐代到五代十國窯火足足燃燒了300年,將物寶天華的瓷器從海上絲綢之路輸送到世界各地的中國釉下多彩瓷發源地,他萌生了一個想法,與政府聯手對大遺址進行保護性建設和開發,對傳統文化進行活化,并將其傳承和發揚光大。“讓歷史醒過來,讓文化活起來,讓文旅融合起來。”他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同行政府領導的熱烈響應。在經過充分磋商后,2012年底,新華聯集團與長沙市望城區政府簽定了合作協議,共同保護性開發“長沙銅官窯國際文化旅游度假區”,也就是現在的新華聯銅官窯古鎮。

2013年11月18日,在多方推動與反復論證下,國家文物局批復,同意在銅官窯建設控制地帶進行項目開發。“銅官窯古鎮要成為一座承載大唐文明、絲路支點、彩瓷源頭、湖湘風采的文化重鎮。”這是傅軍在項目開發之初立下的宏愿。他表示,我們打造銅官窯古鎮,必須以文化為靈魂,用獨特的文化賦予景區獨特的內涵,給景區以生命與活力。新華聯文旅組建專業團隊,根植于長沙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以及區域優秀的文化沃土,前后歷時數年,對大遺址所在地的歷史文化、地域文化等進行了深度挖掘和梳理,從歷史學、陶瓷學、藝術學、詩歌學、民俗學、書法學以及近代中國革命等領域著手,探索銅官窯文化在這些領域中的地位,研究銅官窯文化對湖湘文化、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響。

銅官窯古鎮深入踐行“以文化為基因,用文化指導規劃”的設計理念,著力推動文化資源在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得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傅軍親自組織和主持銅官窯古鎮規劃設計,親臨現場調研不下100次、組織方案論證80余次,在此基礎上,新華聯文旅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集結國內外的文旅巨匠,通過深入論證和精雕細琢,使古鎮的特色文化成為推動項目長足發展的主動力,讓湮滅千年的銅官窯古鎮重返了世界舞臺。

三、文化活化

銅官窯古鎮是深挖文化之根和精鑄文化之魂的樣板項目,豐富的文化內涵彰顯了景區的個性,也賦予了她無窮魅力和勃勃生機。

一是陶瓷文化。“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焰紅湘浦口,煙燭洞庭云。”唐代詩人李群玉的《石渚》一詩,為人們展開了一幅千年前石渚湖畔銅官窯制瓷的生動畫卷。長沙銅官窯在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地位特殊,引起了文博界的高度重視。2014年秋,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古陶瓷學會在故宮召開了“長沙銅官窯——陶瓷之路重要支點”專家論證會。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等知名專家一致認為:長沙銅官窯是中國古代釉下多彩工藝的發源地,是唐代重要的瓷窯,為唐代“南青北白長沙彩”三駕馬車之一,被考古學家稱為最絢麗的大唐文化使節、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唐代陶瓷之路的重要支點、千年前的世界陶瓷工廠。長沙窯跨越千年,仍閃耀著燦爛的人文光輝。2018年1月14日,“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壺”在中央電視臺《國家寶藏》欄目與廣大觀眾見面,入選包括故宮博物院在內的九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共同推出的27件國之重器之一。

陶瓷文化是銅官窯古鎮重要的IP。古鎮八大博物館中,最為核心的就是長沙窯博物館。館內展出的打上了“長沙窯”文化符號的釉下多彩瓷,歷經千年仍光亮如新,這些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浸透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勇氣,見證了大唐時期內陸深處的長沙銅官窯對海洋貿易活動和文化交流的探索。這些美輪美奐的瓷器,以其重大的欣賞價值和文化價值,使該博物館成為銅官窯古鎮最為重要的文化載體。

銅官窯古鎮打造了集非遺體驗、名家講座、沐蘭游藝等于一體的非遺文化街區——舜子街,融合大唐盛世風貌與市井文化精髓,深刻體現了歷史韻味與現代活力的和諧共生。

傳承文化的同時,實施文化創意和創新,是銅官窯古鎮的一大特色。古鎮的5D影院《魔法釉·傳奇》,將傳統陶瓷文化與旅游、科技完美結合。影片講述了主人翁歷盡艱辛尋找魔法釉,點亮銅官窯,復活古鎮的故事。全息影像、投影銀幕、環形球幕,特效動感座椅模擬仿真場景,給觀眾帶來電閃雷鳴、風霜雨雪、爆炸沖擊等全方位沉浸體驗。

二是絲路文化。千年沉船“黑石號”是銅官窯古鎮重要的文化標簽。在古鎮主入口處,一比一復原的“黑石號”模型,船頭正對著湘江,風帆飽滿,槳櫓齊搖,似乎還想從此下水,滿載著長沙窯瓷器走向世界。

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新華聯文旅作為 “文化中國展區”內容支持團隊,讓“黑石號”友誼之船亮相北京冬奧村,吸引了世界各國代表團的目光。為期38天的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這艘有著重要歷史意義的“黑石號”商船模型,向世界講述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故事。千年前的“黑石號”提供了當時中國海上貿易的商品特色、客戶群體、文化氣質等重要歷史信息,體現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北京冬奧村的“黑石號”友誼之船,亦是對和平、團結、友誼的奧運精神的完美詮釋,體現了全世界“共同攜手,奔赴未來”的美好寓意。

新華聯堅持文旅與科技的融合,精心打造了大型沉浸式演藝項目《黑石遠渡》,動態詮釋了“黑石號”揚帆出海的絲路傳奇。《黑石遠渡》位于景區湖心島,占地面積近3000平米,觀眾席約1500個,表演以“黑石號”沉船為背景,再現當年“黑石號”商船揚帆出航,船員與風浪搏斗最終沉沒,并由海神托起再生的故事。該演藝節目綜合運用火焰、造浪、爆破、沉降等多項特技,由數十名中外特技演員在水上表演,為受眾帶來一場驚心動魄的遠航之旅。

2019年3月,第三屆“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在銅官窯古鎮開幕。來自世界80多個國家的青年代表參觀了銅官窯古鎮,代表們紛紛贊嘆,作為千年前“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參與者,銅官窯既富含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又與世界緊密聯通,擁有歷史與現代交融、人文與科技集聚的獨特氣質。

在參加了2018年“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后,非洲姑娘漢娜·格塔丘2019年再次來到論壇,來到銅官窯古鎮,她激動地表示“震撼!”她說,銅官窯古鎮體現了文化多彩、富于創新的長沙形象。

三是湖湘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四次考察湖南,對湖南文化給予高度評價,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的考察中提出:“湖南要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展現新作為。”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賦予湖湘文化嶄新的時代內涵,抬升了湖湘文化的歷史坐標。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中興將相,什九湖湘。”湖湘兒女在中華文明發展演變的偉大進程中,書寫了無數蕩氣回腸的篇章和可歌可泣的故事。為大力傳承湖湘文化,新華聯文旅在銅官窯古鎮悉心建造了一個涵蓋近400位古今湖湘名人的輝煌殿堂——湖湘名人館。湖湘名人館建筑面積6000平米,分為序廳、從遠古走來、睜眼看世界、八方風雨、為了新中國、將星閃耀、群英薈萃7個展廳。徜徉在湖湘名人館,人們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既能追憶屈原、賈誼、周敦頤等遠古的文壇巨子和一代大儒,又可瞻仰黃興、蔡鍔、毛澤東等當代的革命先烈與偉大領袖……湖湘名人館是一部湖南人物志,一部湖南通史,是了解厚重的湖湘文化,以及他們在燦若星辰華夏歷史長河中獨特地位的重要場所,是弘揚湖湘文明的重要教育基地。

在這片湖湘熱土上,銅官窯古鎮再造了這里曾經擁有的18處人文景點,她是社會、藝術和歷史的產物,打上了其形成時期的歷史環境、藝術思想和審美標準的烙印。千年前的銅官窯古鎮,楷圣故里,釉下瓷都,故事迭現;帝王將相,士商農工,人物輩出。在這里,書壇尊圣歐陽詢書院,才情天子梁元帝行宮,首開科舉、榜登進士的歐陽稚進士第,威鎮江淮的楊福田將軍府,扼潭州之孔道的都司衙署,破萬里巨浪的長風鏢局,成就千古良緣的童家繡樓,演繹古今春秋的花鼓戲臺,還有浸潤詩文的文山草堂,當延忠孝的曾氏祠堂,以及程普祠、銅官驛、泥人劉陶瓷藝術館、銅官窯老酒館、郭亮革命活動點等等,穿越千年前的漢雨唐風,傳唱千年來的金聲陶韻,還原千年前的繁華盛景,她們無不是銅官窯古鎮獨特的文化標簽,讓今天的人們感受時空的變幻,體味歷史的變遷。

銅官窯古鎮的博物館群中,除了長沙窯博物館,還有刺繡、錢幣、礦物寶石、機器人等八大博物館,其中以湘繡為代表的繡珍閣,是湖湘文化的又一個縮影。館內收藏了以“長江頌”為代表的數百件大師絕響、工藝絕品、當世孤品等清代以來的中國刺繡工藝作品。一件件精湛的作品咸集于此,一個個珍貴的藏品默默訴說著千年的湖湘文明史。

2023年7月,中國首部大型地方史詩劇——《天寵湖南》在銅官窯演藝中心上演。該劇目通過富有震撼力的藝術手段,勾勒出湖湘社會風情和物質文明演進軌跡,展現了湖湘歷史上最具代表性和感召力的10個關鍵時刻與關鍵事件,譜寫了一首宏偉壯麗的湖湘史詩,打開了讀懂湖南的新窗口,演繹出湖湘人民“骨血浪漫,生命如花”的精神寫照。

銅官窯古鎮還打造了湖南省首個人文風光全景飛行影院《美麗湖南》,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體驗飛越三湘四水的怡人感受。以銅官石渚湖為場景的《花火銅官》,集音樂、噴泉、激光、鐵花和焰火表演為一體,變幻多端的激光水幕與漫天綻放的璀璨焰火,為游客送上一場水火交融,流光溢彩的視覺盛宴,點亮銅官窯景區夜空。

四是漢唐文化。漢唐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發展,其建筑不但規模宏大、氣勢恢弘,而且形體俊美、莊重大方。在銅官窯古鎮110萬平米的體量中,唐風建筑是其主要特色,以“遠觀鳥之振翼,近觀棟宇之雄”的藝術形態,彰顯著中國古建筑的力與美。具有代表性的六大主建筑——銅官閣、石渚塔、梁元帝行宮、博物館群、文化演藝中心和新華聯麗景大酒店,更是唐風建筑之翹楚,讓人領略“一鎮閱千年”的絕代風華。

詩歌是唐代文化的另一個杰出代表。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知宴說:“長沙窯上包含著豐富的唐代詩歌信息,出現在長沙窯瓷器上是對《全唐詩》的補充。” 據研究長沙窯陶瓷的專家們統計:歷年長沙窯遺址出土的帶題詩的器物共190多件,不重復詩文60多首。

2018年2月16日,中央電視臺《經典詠流傳》節目中,一首“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的唐詩感動了無數觀眾。今天,仍有數十首長沙窯瓷器題詩流傳于世,銅官窯景區每一條街巷均因這些詩歌而得名。比如 “君生”二字,被冠在銅官窯古鎮君生戲樓、君生橋、君生客棧、君生池上,讓唐詩文化得以延展開來。還有湘浦橋、輕沙堤、飛凰街、宜素巷等,這些名字在斑駁的歷史長河里,浸潤成銅官窯古鎮的獨特符號和文化標識。

銅官窯古鎮大型沉浸式行進演出《無夢到銅官》以歷史事件為原型,由來自長沙窯瓷器上的詩句演繹而來,以夢入銅官、唐韻湘情、銅官夜宴三大篇章,還原千年前銅官市井的繁華景象,以及長沙窯漫漫絲瓷之路。

四、文旅融合

新華聯始終致力以文旅融合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優勢。銅官窯古鎮作為公司核心文旅資產,在深挖文化內涵,精構文化IP的基礎上,將文化以旅游的形式呈現在廣大受眾面前。作為長沙銅官窯文化旅游度假區的龍頭項目,銅官窯國風樂園除擁有“吃住行游購娛”等傳統旅游要素,還集“文商養學閑情奇”等旅游新要素于一身。度假區擁有住宿、餐飲、購物、文化、夜游、演藝、科技、研學、觀光游覽、會展節事、兒童親子、游樂體驗、運動、康養等13大類數以百計的旅游休閑度假和沉浸體驗產品,其多業態、多內容、多場景的布局,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也為湖南“文化+旅游+科技”產業的新經濟發展模式提供了一個范本。

一是文化演藝常看常新。文化演藝是最好的“在地性”表達方式之一,快速直觀地讓游客“深讀”本土特色。古鎮以自身文化IP為基底,精心打造的系列演藝節目《天寵湖南》《無夢到銅官》《黑石遠渡》《花火銅官》《簪花仕女》《狀元游》《雜技柔術》《斗雞》《民間絕活》等大型史詩劇、行進式演出、特技秀、沉浸式、互動式演藝等,注重地域文化背景、主題鮮明、互動性強,備受游客喜愛。景區通過不斷升級演藝內容、創新藝術形式、豐富演出形態、融合游客喜好,達到常看常新的演藝效果。

為傳承湖湘文明,弘揚傳統文化,銅官窯古鎮精心打造了4個戲樓。其中君生戲樓主要表演《大唐樂舞》,劇目充分體現了盛唐時期百國朝賀、民族交融的鼎盛景象和風土人情,集詩詞歌賦于吹奏彈唱,融鐘鼓琴瑟于輕歌漫舞。花鼓戲樓融入長沙本土特色的花鼓戲,讓游客深切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湖湘民俗文化風情。聽雨軒戲樓演出的長沙彈詞有著鮮明的地域特征,濃郁的地方風味,于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丹鳳戲樓演出的瀏陽皮影戲已有200多年歷史,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里的一顆璀璨明珠。四大戲樓全天候不間斷的表演,讓以文化為內核的銅官窯古鎮更具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二是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銅官窯古鎮堅持傳承創意結合,打造了系列節慶主題活動,為傳統節日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激活蘊藏在節日中的文化基因,如“湖湘味銅官廟會過大年” “花朝游園節”“國風焰火節”“仲夏漢唐節”“中秋千燈節”等,充分融入民俗、非遺、演藝、文創等地方文化元素,每年數十場富于文化韻味的主題特色活動,極大地提升了游客粘性。

銅官窯古鎮搭建了復合文旅平臺,與政府、企業、行業、機構等開展合作,積極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發展,成為長沙馬拉松和長沙望城國際鐵人三項賽等體育賽事合作伙伴;引入特色品牌活動,如王者榮耀挑戰賽、中國好聲音、世界旅游小姐大賽等;舉辦了系列有影響力的會議會展,如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長沙市首屆旅游發展大會等;通過與社群、社區、社團合作,引入車友會、房車會、攝影會等特色社團活動;積極尋求與影視機構的合作,成為爆款影視基地,電視劇《掃黑風暴》、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湖南衛視《中秋晚會》《密室大逃脫》等均在銅官窯古鎮拍攝,景區實現了文旅+體育+影視+會展+……大融合、大聯動。

三是夜色文化活力奔涌。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銅官窯古鎮結合自身特色,厚植人文溫度和現代科技元素,推動夜間文旅產品升級,點亮夜間經濟新活力。沉浸演藝、激光水秀、火鳳飛舞、浪漫焰火、提燈夜游……每到華燈初上,各種新穎的夜游場景在銅官窯古鎮石渚湖兩岸輪番上演。景區的河道、樹木、建筑、橋梁,處處流光溢彩,充斥著濃郁的夜色文化氣息。古鎮的夜游、夜演、夜宴、夜購、夜娛、夜宿無不打上了文化的標簽,極大地豐富了夜間經濟供給品類,提升了夜間消費供給質量。自開園以來,銅官窯古鎮引爆了長沙的夜游市場,獲得長沙市“十大夜間經濟”示范項目、龍雀獎“最佳夜間消費聚集示范區”等多項殊榮,成為長沙全季全時旅游消費集聚區。

四是文旅產業賦能發展。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新華聯全面推動“文旅+教育”戰略的實施,通過文化、旅游、教育、科技、休閑、娛樂的全面融合,形成產鎮一體、產景聯動的旅游發展新格局。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華聯和百年名校長沙市雅禮中學強強聯手開辦的長沙新雅中學,就落地在銅官窯古鎮。學校將依托銅官窯古鎮恢弘大氣的建筑形態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打造辦學理念先進、教學質量優良、教育環境一流的高品質名校,培養更多滿足國家和時代需要的人才。

借助教育雙減和開設勞動課契機,銅官窯古鎮依托自身豐富的文旅內容,開發了系列深度研學游產品,組織多主題研學游活動,打造湖南省大中小學綜合實踐基地及勞動教育基地。2023年古鎮研學游超過15萬人次,古鎮獲評湖南省級研學旅游基地和長沙市研學實踐基地。

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以產帶鎮、以產興鎮目標。銅官窯古鎮打造了場景化、生活化模式的銅官草市。“一店一品”是銅官草市的最大特色,與千年前銅官窯“一窯一品”的生產理念一脈相承,為民間手工業者、非遺匠人等提供了產業升級平臺,對在地優質產品進行挖掘、創意、包裝,成為產業化、生活化、本土化、接地氣的旅游新場景。

銅官窯古鎮自2018年8月開園以來,累計接待游客超1000萬人次,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近萬人次,受到政府、行業和廣大游客的高度關注與廣泛認可。作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項目,銅官窯古鎮為助力長沙升級世界旅游目的地,實現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發布數據,未來十年,旅游業將成長為一個16萬億美元產值的產業,占全球GDP的11.4%。文化旅游產業。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旅游人數有望超過60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有望突破6萬億元;預計到2027年國內旅游市場收入有望突破7.4萬億元。湖南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愛武提出,今年湖南省力爭接待游客達到7億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萬億大關。長沙銅官窯這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將分享更多的旅游紅利,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銅官窯古鎮的開發運營,是新華聯文旅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一條“賡續中華文脈,堅持文旅融合,打造幸福產業,服務美好生活”的文旅發展之路。公司將借勢長沙銅官窯獲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良好契機,繼續升級景區的旅游產品、內容、場景與服務,充分發揮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長沙銅官窯文化旅游度假區的核心景區作用,與度假區其他功能組團包括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銅官老街、銅官窯現代農業公園、銅官窯五號山谷等實現充分融合聯動發展,強化文旅業態功能價值和情緒價值的雙向奔赴,創新網紅爆款,實現長紅效應,將其打造成為成行業樣板和標桿。

新華聯文旅將牢牢把握文化強國和旅游強國的政策契機,聚焦文旅主業,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融合發展、完善體系,精構文旅生態圈。公司將依托銅官窯古鎮等實體文旅資產優勢,文旅投資開發和運營管理的專業優勢、人才優勢、品牌優勢,以及上市公司平臺整合優勢,與政府、行業、企業等友好攜手,打造更多優質文旅項目。公司將進一步升級文旅戰略,積極開展輕資產管理和服務輸出,從文旅開發商到旅游目的地運營商實行轉型,做大文旅產業規模,做精文旅運營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求新、求奇、求知、求樂”的旅游新向往,為建設旅游強國,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做出新的貢獻。